对咨询对话进行语言分析的挑战与可能
心理咨询之所以被称为“谈话疗法”,是因为咨询师会就咨询者的行为、认知、情绪及其它个人特性与其探讨出现的问题。尽管心理咨询是与心理健康挂钩,它也吸引了对不同语境下的用语研究兴趣浓厚的语言学家。语言学家与咨询师之间的合作卓有成效,却并非易事。对个案进行的细致语言分析常常不具有适用性,其原因在于:1)语言变量和咨询过程及结果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联系;2)从对话片段中得出的大量定性结论,需要根据更高层次中(例如,多次咨询及一对一谈话),更多具有代表性或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做出调整。在此次讲座中,讲者将对这些问题做出总体概述,并介绍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殊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既包括从传统的对话与话语分析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对象从表述方式覆盖到隐喻;也包含侧重数据分析的现代方法。讲者还将与大家分享他近期的工作,即结合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与集群技术辨别多次对话中反复出现的语言模型。他的主要目标,是让希望把语言研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未来语言学家们,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看到可能性。
讲者:Dennis Tay教授
Dennis Tay 是香港理工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兼人文学院副院长,曾在新加坡和新西兰工作。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心理健康交流以及对话统计模型。他现任PLOS One学术编辑及《认知语言学研究》评论编辑。他的专著包括《心理疗法中的隐喻》、《描述性与指定性分析》(John Benjamins),以及近期的《对话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个案研究》(Routledge)。这些作品深入研究了话语分析与其它社会科学(诸如心理学和计量经济学)之间的交互作用。
讲座时间:2019年4月23日,星期二,10:30-12:30
地点:道远楼理事会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