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院同声传译研二学生获国际口笔译大赛口译交传决赛第二名
3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同声传译专业的研二同学康唯佳在北京语言大学第六届国际口笔译大赛口译交传决赛上,表现出色,获得英汉汉英组二等奖。
本届大赛主题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与世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英国利兹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六名选手经过层层比赛入围英汉汉英组口译交传决赛。在口译交传决赛现场,英语组两组嘉宾就气候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赛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部口译司司长李正仁对选手决赛情况做出专业点评。
比赛竞争非常激烈,选手的水平十分接近。最终,康唯佳同学顶住压力,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获得第二。
人文社科学院同传专业课程授课老师隋云教授表示:“康唯佳在翻译输出时,语速均匀,语调平稳,带着自信。在学习中不畏困难,有股韧劲,自觉自愿地挑战自己。” 人文社科学院交传课程授课老师张瓅文博士看来,康唯佳同学取得佳绩是付出了“一分天赋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这是一份实至名归的果实”。
赛后采访:
为什么会参加这个比赛?
康唯佳同学:参加这次比赛主要是出于对口译的兴趣,另外也觉得线上比赛的方式很新颖,最后能进入决赛,认识很多优秀的选手,得到评委的专业点评,我觉得很荣幸。
通过这次比赛,有哪些收获呢?
康唯佳同学:初赛试题是两篇以电影业为主题的文章,当时觉得很有挑战性,尤其是中译英的部分,因为以往的口译大赛和平时自己练习大多侧重于正式的讲话。对于这种语域不高、叙事型的文本练习较少,比赛之后就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比如句子组织不够灵活、相关专业词汇积累不够。我觉得这些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对今后的练习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决赛中遇到哪些挑战?
康唯佳同学:决赛之前,主办方通知我们本次决赛的主题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当时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因为和平时练习的主题比较接近。但着手准备时也发现这个主题涵盖着方方面面,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也发现自己平时有很多学得不扎实的地方。
在决赛中,跟我想象不同的是,发言人的语言风格轻松随意,也有很多幽默,尤其是中英,谈到了很多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很有挑战性。另外,谈话还涉及了最新的天文发现和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时政问题,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译员,听新闻和了解时事的重要性。
比赛总是一半实力一半运气,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比赛过程中意识到的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和其他选手的差距。
康唯佳同学:这么说吧,我觉得就是要坚持。其实会有很沮丧的时候,但这时还是要坚持下去,好好调整状态,熬过去的话总会有一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