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故事】Oxford:初识牛津大学
伦敦时间清晨6点,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往窗外望去,乌云、阴天。坐在旁边的英国老爷爷开玩笑说“Such a typical British weather”,言下之意是我们错过了上星期难得阳光明媚的英国天气。我和同伴心领神会地相视一笑,我心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伴着淅沥沥的小雨和阴冷的天气,我们顺利来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拉着行李箱走在牛津街头,穿过大街小巷,这里没有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没有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更多的是拥有一份古镇的宁静与祥和。一股冷嗖嗖的风袭来,让人不禁感到一阵好似深圳深秋的寒意,然而接机的牛津小哥哥小姐姐一路同行,在必要时给予帮助,这便是最温暖的外套。
很快,我们便安顿下来,调整时差与作息,参与破冰与项目介绍讲座后,融入英国的生活与学习。牛津展望项目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人文政商”与“理工生医”,而我所在的项目是“人文政商”。第一周的课程包括博弈论、劳动经济学、商业管理、脱欧、环境法、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英语工作坊等,课余或晚上活动囊括品酒、英国礼仪、参观温莎城堡等。内容丰富、行程紧凑、课堂质量高。
参加此项目的同学们深知,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所以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认真的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和每一份作业。比如,在上课前,每一位同学根据分组,相应的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及相关信息作一份一页纸的概括文档,发到微信群里与同学们共享,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也主动的完成了每一堂课的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我们主动发言发问,即使是英文上课、即使课上有些生涩难懂的词汇,我们一样能够理解,并及时和老师交流提问;在课后,往往围着授课老师问问题的大多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足以窥见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甚至,同学之间会相互讨论,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
有句话说的好,“Play hard, work hard”,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为了不错过每一堂课的预习复习而学习到深夜,为了完成作业而积极寻求教授和老师的帮助,为了一个问题在课后争论不休甚至吸引了其他学校同学的兴趣,为了理解英国文学特地去书店买了莎士比亚文学著作……这是我们;在品酒会上举杯共饮肆意欢笑,在伦敦眼上俯瞰伦敦把世界“踩”在脚下,在泰晤士河上乘船与塔桥合影,在温莎城堡留下美好的青春留念……这也是我们。
一周的时间飞速逝去,而每一秒都被我们紧紧抓在手里。这时,牛津的天气由阴转晴朗,乌云散去,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相信总有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