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大气污染与健康工程科技论坛
背景
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国家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百年经历的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以压缩的方式同时集中显现。最突出的便是近年来频发的大气雾霾,其涉及区域广、强度高且持续时间长。依法防治大气污染,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时代的呼声。大气污染治理将在“十三五”时期带来8500亿元市场空间,并将打开环境监测、电力超低排放、非电领域排放改造、汽车尾气治理四大领域市场空间。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持续努力,天空湛蓝、繁星闪烁的动人景象在我们身边日益增加。2018年,全国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1.7%;北京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珠三角PM2.5浓度连续4年达标,浙江省也迈入总体达标行列;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次、影响范围、污染程度都大幅减少。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绩,但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大气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正在爬坡过坎,进入最为吃劲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必须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咬住目标,精准施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大气污染与健康工程科技论坛由世界著名的大气污染治理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裴有康教授领衔。裴有康教授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本论坛将于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召开。届时,国际关系及国际合作专家,“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研究员将带来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主题演讲,美国工程院院士裴有康教授将做题为“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孙静博士将做题为“纳米光催化材料与技术用于典型VOCs的降解研究”的演讲。此次峰会集聚国际大气污染方面顶级专家、纳米光催化空气治理方面专家和国家一带一路国际联盟科技合作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演讲,机会难得!本次论坛语言为英文,提供英翻中同声传译服务。
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2019年7月18日上午9:00-12:00
会议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行政楼西翼201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
会议主题:大气污染与健康工程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协办单位:深圳市绿色产业促进会、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
支持单位:“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深圳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演讲嘉宾介绍
裴有康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讲座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教授,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颗粒技术实验室的主任以及过滤研究中心主任,该研究中心由22个国际领先的过滤公司组成。他在气溶胶和纳米颗粒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已发表超过300篇论文,获得40多项专利。所开发的PM2.5测试仪器已获得广泛应用。他曾担任美国气溶胶研究协会(AAAR)主席、国际气溶胶研究协会(IARA)主席、美国暖通工程师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等。曾获多个奖项,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奖(著名德国国家级奖项,1993年)、洪堡高级科学家研究奖(著名德国国家级奖项,2000年)、福克斯纪念奖(美、德、日气溶胶协会授予的最高奖项,2010年),以及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2013年)。
裴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气溶胶科学与技术和纳米颗粒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并且开发了发尘、采样和测量颗粒的仪器。基础研究包括气溶胶带电和中和,气溶胶采样、传输和沉降,以及空气/气相/液体过滤。裴教授主导的过滤研究中心(CFR)由21个国际领先的过滤公司组成,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空气过滤研究中心。目前,他正在领导CFR的成员公司致力为世界最急迫环境问题(大城市PM2.5污染问题)提供过滤解决方案。他也与纳米毒理学家与材料学家合作,为纳米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纳米颗粒在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研究。现在的研究包括开发纳米颗粒过滤的标准测试方法、超低浓度颗粒计数器校准和测量球形与团聚物的几何表面积。他的团队也研究了半导体行业的洁净生产,包括1.5至10 nm纳米颗粒的膜超滤、真空中的污染物监测与控制,用于极紫外线光刻技术。
曹京华研究员
曹京华研究员是国际关系及国际合作专家,自2019年5月起任“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他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987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和国际政策硕士学位。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外部融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美大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及局长。1995至1997年期间,他还担任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处二等及一等秘书。他的研究兴趣在于科学政策和国际科学与工程合作,还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过相关文章。
孙静研究员
孙静博士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纳学会理事,同时还担任了 Nature Partner Journal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等国际期刊编委,2013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助理。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催化材料用于室内外空气治理,控合成及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以及低维碳基功能复合材料。
孙静研究员于1994年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士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于1997年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毕业;1999至2000年在瑞典表面化学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2002至2004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关西中心JSPS任研究员。她在纳米材料、低维碳基复合材料及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已在Adv. Mater., ACS Nano, J. Amer. Chem. Soc., Carbon, J. Mater. Chem., J. Phys. Chem. C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他引5000余次,H因子40,已授权专利17项,合著《纳米粉体的分散及表面改性》一书。
论坛报名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论坛。本次论坛面向公众开放,名额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