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堂】神经科学家叶玉如教授为你解说“从神经科学到人类健康”
主题:从神经科学到人类健康
主讲嘉宾:叶玉如教授
日期:2019年9月9日(周一)
时间:11:00-12:00
地点:道远楼理事会会议室
语言:英语
嘉宾简介:
叶玉如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发展)、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她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取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后,叶教授担任纽约Regeneron 制药公司的高级科学家。自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后,她担任过理学院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以及生物化学系主任等职务。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元功能与突触可塑性,以及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叶教授发表的科研论文逾297篇,且持有55项专利。由于在科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她屡获殊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及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评选的“中国十位科学之星”。她目前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细胞生物学杂志》《神经科学的趋势》和《国家科学评论》的编辑委员,并曾任《神经科学杂志》的资深编辑。
摘要:
大脑功能正常运转取决于神经元之间精确协调的信息传递。虽然信息是通过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即突触传递的,但突触可塑性对连接和维持神经网络至关重要,也是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基本机制。
我的实验室研究神经元通信和突触可塑性之间的神经通路,以及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AD)的失调作用。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病理特征是认知功能受损,包括脑内β淀粉样斑块(Aβ)沉积和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鉴于过去针对β淀粉样斑块通路的药物开发成果有限,目前迫切需要替代性治疗方案。潜在方案之一是恢复大脑中神经元突触的功能。
在本次的讲座中,我将展示我们基于此项策略进行的研究。我们已经确定了两种细胞表面受体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潜在药物靶点,为研发新的干预方法提供了重要思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大脑的免疫细胞)在清除阿尔兹海默病中β淀粉样斑块的关键作用。我还将介绍实验室针对遗传学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此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用于识别中国患者的阿尔兹海默病的遗传风险因子。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正在阐明疾病机制和研发预测个体疾病风险的方法,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研发预防性和治疗性干预措施来应对这种破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