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观点 | 石外学子:在这里 我学会了为梦想加码
程雨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级本科保送生 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 高中毕业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还记得去年九月开学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给新生们的安排:无论是自主按清单完成注册流程,还是学院、书院迎新活动和省份聚餐;无论是校长老师的寄语还是学长学姐的发言,都让我感觉到港中大(深圳)是一所独特的学校,和我之前想象中大学的样子不同。在这里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渐渐了解了这份独特:这所大学给予了我“做加法”和“做减法”的机遇。
无论是在学术、生活经验还是社会阅历上,港中大(深圳)都为我增加了厚度。港中大(深圳)是为数不多开设翻译专业的学校,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丰富,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翻译,更提供了在自己感兴趣领域深造的机会。此外,图书馆海量的资源,为我们在课下充实自己创造了无限可能。英文授课的模式、语言自学中心以及专业特色的英语课程也帮助我们夯实了语言基础。
不仅是在深度上,学校的通识课程也扩展了我们思维的广度。比如,虽然我是翻译专业的学生,但在今年的GEB(自然、科学与科技)课程中,我选择修读了量子物理。作为通识课程,虽然对计算的要求会比理工专业低,但量子物理的发展由来、主要理论、解释(如哥本哈根诠释)、应用和原理等知识都会在这门课中学到。这使我对感兴趣的领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我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因为翻译需要“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学业之外,协助举办和参与学院、书院及社团的活动让我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断成长,许多活动和工作也为我步入社会提供了帮助。今年,我担任祥波书院活动及行政助理,在这份工作中,我不仅收获了更强的书院归属感,更在协助书院活动举办的过程及行政工作的体验中积累了经验。
当然在这所有着peer pressure的大学里,感到一时的气馁和悲观是难免的。和学术导师来一场醍醐灌顶的交谈、和朋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排球比赛、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芭蕾舞表演……港中大(深圳)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为自己的梦想增加砝码,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减负,如何理性面对和享受压力、享受生活。
进入大学时,我是怀着做口译员梦想的理想主义者;一年半的学习生活经历使我成为了扎实奋进的实践者。在这里,我将越来越靠近那不断明晰的理想和未来!
李若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级本科保送生 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 高中毕业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在读高二时,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来我校宣讲。当时,坐在礼堂里的我先是被这所学校的颜值所吸引,而在了解到学校新颖的教学方式与强大的师资力量后,我更加心向往之。此后,我迫不及待地去学校官网上了解信息,也咨询了学姐学长,这些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成长。于是,从那时我就开始不断督促自己,努力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没有辜负这份坚定。
开学之前,我的内心交杂着期待与不安。对于全英文课堂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我迫切想要体验,但对于自己现阶段的英文水平,又有些担心无法适应。于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踏入了港中大(深圳)的校园。
开学典礼后,父母的悄悄离开,也是为了告诉我,从现在开始,我要独立了,而且要学会享受这份独立。因为课程安排和作息习惯不尽相同,找到能一起行动的伙伴并不容易。无论是吃饭还是坐车,亦或是去图书馆学习,大多数时间都要与自己做伴。刚开始确实很不适应,但慢慢地,随着学习内容与校园活动的日渐丰富,这种孤独被满满的新鲜感取而代之。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线,虽然没有一条一直与我平行的线,但我遇到了许多条交叉线,他们给予了我更多方向。与教授的茶话,TA耐心的答疑与鼓励,与同学们讨论时碰撞出的七彩火花,都装点了我这条原本有些单调的生活线。然而,这条线又不是一直顺畅的,我也曾因面对一篇篇文章而头疼,也曾因英语听力不争气而懊恼,但正是这些压力给了我向前的动力。于是,我渐渐依赖上了这些适当的压力,压力让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自行调整情绪,这是我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成长。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面对同龄人的优秀,我会努力去追逐;面对家乡的思念,我会使之化为动力。试想,在一个暖洋洋的下午,在课后去一瓯茶享受一杯甜美的奶茶,与老师同学们聊聊天;晚上从图书馆出来后,再去全家福盛一份满满的水果捞,回顾一下这充实的一天,多美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保送生招生工作已经开始,请持续关注我们推出的【保送生观点】系列文章,更有毕业于其它中学的保送生讲述他们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精彩故事。
文图:程雨童(人文社科学院2018级本科生、祥波书院)、李若婷(人文社科学院2019级本科生、学勤书院)
排版:Inès Zhu(HSS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