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迎接大学生活的十堂课 第六讲:翻译的由来
你是否想过翻译的过去?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翻译又是怎样走过一段段光辉的岁月呢?10月20日,王恩冕教授在迎接大学生活的十堂课中的第六讲“翻译的由来”里,带领大家走过翻译行业的前世今生。
讲座一开始,王教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究竟有什么意义?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但王教授认为,读史能使人心态平和。看过历史上的风起云涌,一个人才更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更清楚自己的位置,更明白努力的方向。那么,对于我们人文学院的同学而言,了解翻译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民“,翻译史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由于翻译外文书籍、先进西方思想,中国才渐渐从封建腐朽的泥淖中迈向了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近代翻译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的开放史。翻译带领着国人探索了那片海洋之外的世界。
翻译翻译,何为翻译?《礼记·王制》中最早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那么,“译”最早就是在中原人和北狄人打交道时产生的。古人又称会翻译的人为“象寄之才”,也是由这句话而得。关于翻译的定义,王教授认为,唐·贾公彦提出的“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形容的最为贴切(也希望这句话能给迷茫中的人文宝宝一点帮助)。
既然翻译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那么为何我们在古籍中找不到翻译的踪影呢?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灵神药救赎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中国翻译词典》序-季羡林。翻译的作用,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
但翻译还是有很多踪迹的,只不过都被我们忽视了。像乐府诗集中的《敕勒歌》,就很明显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不过被我们的祖先翻译了且据为己有而已。
而翻译真正作为一个行业在全世界大规模出现,则是由于翻译宗教经典。西方有圣经的翻译,东方则有佛经的翻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对待佛经翻译的认真程度,不是我们可以相较的。,唐代译场翻译佛经大致分为译主、 笔受、 度语、 证梵本、 润文、 证义、 梵呗、 校勘、监护大臣、证字等十个程序,所以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佛经才有着穿越时空,摄人心魄的力量。
了解翻译史,才能更好的了解翻译这个行业。
同学感言:
我自己对于翻译有浓厚的兴趣,在阅读翻译作品时也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疑惑,所以我参加了周五由王恩冕教授主讲的《翻译的历史》讲座。我比较喜欢阅读中英对照版本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常常发现,对于一些有内涵、有背景的名字的翻译方法,现在的翻译作品分成音译和意译两大类(当然还有兼取两者的)。例如《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有版本音译为“那提勒斯号”。这当然并没有错,但是总觉得使人不明所以。因此,对于有内涵的名字的翻译,究竟是采取音译还是意译?既然“那提勒斯”不及“鹦鹉螺”,为什么“列维坦”不翻译成“海兽”呢?我产生了疑惑。但在王恩冕教授的讲座里,我找到了答案。说到翻译的定义,王教授提到唐代贾公彦的理论:“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语自《义疏》)翻译,就是换一种语言表达,以达到“相解”的目的。我想,对于名字的音译、意译之辩,其实质只是在于形式的变化。“鹦鹉螺号”使人联想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里缓慢前行的潜艇,而“列维坦”更能使人联想其非同一般的骇人体型。我想,这就是“使相解”的真谛。而这,或许正是目前文化业翻译文本千奇百怪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回归的原点。
---2017级经管学院本科生 仲韩啸
看到恩冕教授分享的《敕勒歌》和《越人歌》之后,我发现原来“翻译”就在身边。我们熟读的古诗词中也有翻译作品。瞬间感觉“翻译的历史”生动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本科生 蒋欣蓉
我非常有感触,以前关于翻译的历史知识非常零散,周五教授帮我们总结成了一条线,让我们对翻译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本科生 张文澜
这次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可能还是翻译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吧。王教授对于翻译史的讲述让我回想起自己最初对于翻译的理解和憧憬。从旧约的七十子译本到罗塞塔石碑,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也确实就是我最初被这个领域吸引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的某种动力吧。
---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本科生 万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