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 港中大(深圳)成立三年带来了什么
一所大学,会从多方面影响一座城市,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辐射知识,影响城市的文化品格,创造城市的文化财富,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 自2014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短短3年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大(深圳))面向全球引进包括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及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约200名国际一流人才,建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一批国际一流科研创新平台。那么,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港中大(深圳)取得了哪些成果?与哪些本土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本期文案,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2017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已成功研制逾30种机器人
2016年1月20日,港中大(深圳)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究院自揭牌成立以来,现已建立4个机器人实验室,成功孵化出电力巡检机器人、康复治疗熊猫机器人等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于2016年底成立龙岗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现已有会员单位35家,涵盖了龙岗区大部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另还有20多家企业提出入会申请。协会的成立将促进会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以及资金、技术、市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组织重大共性技术研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港中大(深圳)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港中大(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实验室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机器人传感、认知、控制、交互、能源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技成果,已经成功研制了30多个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爬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配件(空间机械臂、蒸汽发生器视频监测器、下肢助行配件等)和智能系统(环境感知视觉定位系统、高压巡检系统、避障避奇异路径规划系统等),研究成果世界领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横向合作方面,港中大(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已与莱恩精机(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丰机器人有限公司、大宇精雕、亚泰光电以及东莞企业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部分科研人员合影
大数据研究院与本土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与此同时,成立于2016年3月的深圳大数据研究院与工业界的合作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与许多知名企业单位成为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腾讯、华为、罗湖医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据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港中大(深圳)副校长罗智泉介绍,“今年,我们与华为合作的两个项目——通讯网络领域的自动故障监控与诊断、住宅小区铜缆电线机箱的核心算法均已完成并投入运营。未来,研究院和企业会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积极开展新项目。”
除了与企业的合作外,深圳大数据研究院还积极开展与政府间的合作,如与龙岗区政府合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与龙岗区数据统筹办共享医疗卫生教育数据,实现资源分配合理化。
同时,由深圳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LearningAnalyticsSystem(学习分析系统)在港中大(深圳)也已投入使用。该系统通过分析校园内学生的各项数据,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学习状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为他们推荐更优化的学习方式。
罗智泉表示,大数据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好地实现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整理规范化,更要致力于深入透彻分析数据,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指导系统。
200多位国际一流名师齐聚龙岗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科技创新,立足深圳,为本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关键。
截至目前,港中大(深圳)已引进教师20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等近20位。
“湾区发展与中国经济”论坛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揭牌入驻仪式
在谈到深圳高校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动作用与美国高校对于旧金山湾区推动作用的相似性时,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教授StephenBoyd(史提芬·博伊德)教授表示:“旧金山湾区中的硅谷主要由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创新驱动。深圳让我想起了硅谷,两地都有大量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有改变世界的潜力。”他认为,港中大(深圳)与斯坦福大学同样也有着一些相似性,“斯坦福大学的历史不算长,但发展的速度极快,创新能力极强,这也是正在飞速发展中的港中大(深圳)所具备的特质。” StephenBoyd 教授于201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也正是这样一种特质吸引着StephenBoyd(史提芬·博伊德)教授来到港中大(深圳)任教。“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人才,也要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港中大(深圳)汇聚了具有前瞻视野的人才,他们热衷于将理论付诸实践,进行发明创造。深圳有大量工程方面和高科技方面的研究机会,并且能很快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未来,我相信在这里将会产生许许多多能够改变世界的创新成果。”
Stephen Boyd教授为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学生授课
港中大(深圳)国际一流研究平台
1.两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2017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成立。
2.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
2017年6月,由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成立。
3.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
2015年,由徐扬生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16年1月20日,学校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4.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2017年1月,经深圳市政府批准,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了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担任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院长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担任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院长
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成立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手持聘书合影
转载自《深圳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