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勤夜话第十七期:减压,从大脑开始
2018年12月5日,由梁耀坚教授主讲的脑科学及其解压法则专题讲座在乐天三楼CIDE如期举行,讲座气氛活跃,梁教授幽默的表述和肢体语言让同学们频频发笑,聚精会神聆听学习,直到结束仍然意犹未尽。梁教授把压力管理的脑科学解读为S-ABC模型:S(situation)-A(affective reaction)B(body)C(cognition),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每一天的压力反应。
来源与反应
首先梁教授分析了压力的来源和反应路径。面对DDL和学期论文的压力,我们会如何做出反应呢?从生物学来讲,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变得敏感活跃,于是通过神经传导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比如瞳孔放大、口干舌燥、心脏加速跳动、呼吸急促、肠胃消化系统功能下降等等相应症状,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些部位疼痛的症状,比如由于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的抽筋现象。而这些身体上的反应会再次由神经中枢送回大脑,杏仁核血糖升高,引发大脑中不由自己控制的负面情绪,再引发我们负面的身体反应,和负面消极的行为。而在长期的高压下,杏仁核变得十分敏感,需要大量的糖,于是启动另一个调节系统,最终导致血糖过高,血里的脂肪偏高,血管病变,血压长期偏高,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除此之外,由于大脑内杏仁核的负面反应,会启动我们难以控制的负面记忆,最终导致注意力下降,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
如何减压
既然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高压状态下的多种生理心理反应,那么如何有效调节和减压才是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主体。首先,我们要进行有逻辑地思考如何改变优化S-ABC中的A,B,C,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面临的境遇和情况是难以改变的。那么,在final和期末论文前,如果改不了长期压力源头,我们仍然有其他可以调整的因素。对此,梁教授为我们总结了两点方法论,其一是从周边生活中获得“爱”即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则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做事,在寻找自身独特的才华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愉悦,从而减压。
梁教授提出的这两点建议,都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第一点,优化人际关系,从身边的人中获得更多的“爱”(benefit from love)是可以影响人的身体激素的分泌的。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互动的爱可以促进催产素、血清素等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是大脑用来调控思想的很重要的因素;同时,爱还可以促进人体内多巴胺的提升,使人产生愉悦感,减少压力带来的焦虑和忧愁。如果难以从身边的人身上获得这种亲密的情感依赖和交流,养宠物则是科学界和心理学家提供的较好的治疗减压方法,与狗建立亲密关系,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获得爱和信任,进而帮助减少焦虑和压力。客观来讲,没有药物可以代替爱的作用,所以与其找医生开药,不如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他人和自身的境况。第二点,寻找兴趣所在和挖掘自身爱好才华,听起来很形而上很鸡汤,但从科学角度来讲,每个大脑构造和神经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所以也各有其独特的潜能,在匹配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的兴趣、个性、能力的过程中,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的确可以缓解工作和学习压力带来的问题,所以与其焦头烂额忙于赶各种DDL中,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爱好和才能在哪一方面,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能让自己享受其中且不后悔。
Try your best and forget the rest.”谨以这句话送给我们面临final和残酷竞争的社会的每个人,希望大家都可以养成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习惯,开开心心地面对每天的生活。
同学感想
听讲座的那段时间正好头疼,讲座真的让人冷静下来,消除我们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梁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认识了压力反应的S-ABC模型,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压力及其它负面情绪,正视完整的自己。从这次讲座中了解到,日落后五小时褪黑素开始产生,睡眠则是将褪黑素转化为血清素的关键,而血清素则是决定一天情绪的关键。每日应该完成5个90-100分钟的睡眠周期。通常,入睡1.5小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即做梦。而若入梦过快,则是major sleep deficit的标志。教授还介绍了其它一些与情绪密切相关的问题,譬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譬如选择与自身天赋人格相匹配的专业与职业,在多个方面都给人启发。这场讲座加深了我对心理学家的崇拜之情,也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牺牲睡眠的代价是惨重的,也是任何药物无法弥补的。讲座结束的当晚便补眠9小时。从睡眠找到问题,也从睡眠开始改善问题。心理学真是一门神奇而有趣的学问,期待参与到更多类似的讲座!
——杨在睿 2018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