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勤夜话第十八期:乡音未改的客家认同
2019年2月21日,第十八期学勤夜话如期而来。学勤书院有幸邀请到刘镇发教授进行讲座,刘教授对客家话濒危及客家结题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
刘镇发教授亲切诙谐,开篇便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语言学习机遇。教授是一位出生于香港的客家人,成长的村落全部居民都讲客家话,后来外出求学,先后学会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回乡后却发现,自己的同龄人和年轻一辈几乎全讲粤语,熟悉的乡音早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和子孙的语言传承教育,不由得感到遗憾惋惜。1996年刘教授开始研究语言学,主要针对客家话和一些相对弱势的粤语方言,比如只有80岁左右高龄的老人才会说的“祖宗话”,马来半岛几乎没有小孩会说的客家话等等……
客家话随时间流逝渐渐断裂,甚至成为四五级濒危语言,自有其时代背景和内在原因。曾几何时,珠三角地区无论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都是用自己祖先的话来读书识字、教育孩童的,随着社会变迁,政府统一电台电视语言,客家话退出学校,而广州话很快便进入了家庭。深圳情况也类似,只是拖延了20年左右。改革开放后,客家话电台换成普通话;移民涌入,客家话成了边缘语言;外省媳妇嫁入,家庭已经改说普通话;家长放弃用客家话与孩子沟通,部分原因也是对快要灭绝的语言的自卑感所致……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客家话还能传承多少代呢?
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赣南、闽西、外迁地区和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海外各地,使用人数约在4000-5000万人之间,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广东省,绝大部分在粤东和粤北,其在世界上7000种语言人口的排名在50名之内,甚至略高于波兰语的排位。但是客家话却是21世纪中,唯一面临解体的大语种,按照其数以千万的使用人口,理论上比小语种安全1000倍,但是却成为濒危语言之一,使用人数愈来愈少,甚至部分地区面临只有高龄老人才会,20岁以下青年人不再学习的绝境,这不得不说是个可悲的现象。
刘教授多年调研考察发现,客家话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现象,即在乡村才比较安全,在核心地区受到侵蚀,在边缘地区则是危在旦夕。客家话和客家人的命运是相牵连的。“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的标志已经建立,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以此为认同。但客家无具体宗教信仰,作为一个跨国界跨省界的“客家”族群,认同来源始终离不开族群的共同语言——客家话。虽然客家话的定义和界限至今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作为客家人聚居的中心,粤地区的客家话始终是其标准。
一般而言,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中的两条,即是客家人:祖辈是客家人;会说客家话;有客家认同。有客家话就会有客家认同,或者稍微催化一下就会形成客家认同,比如告知相隔甚远的同祖先朋友,两地语言的相通性等。但眼见客家小孩越来越不会说客家话,于是胡希张等相关人士就提出修订客家人的判定标准:客家后裔也算成客家人,从而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客家认同。客家话的濒危离不开语言政策和语言态度的问题,因此政府和客家人均要为其担起责任。目前在实践中的确落实了一些地方政策,例如台湾台中等地的小学低年级用客家话上课。
客家话也须得到年轻人的重视,保存在社会和家庭里面。在学校教授客家话识字,让其延续下去,极力保存并向下一代传承自己的语言,才能避免客家的解体。反而言之,如果没有人讲客家话,还会有客家人吗?是的,没有客家话就没有客家人,只有留住客家话,客家人才能在世界上继续存在,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文化,祖先的心血结晶才能够薪火相传。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现场的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士都对客家语言文化和其他的传承载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有一位音乐制作人表示已专门为“客家话”创作歌曲并用惠州地区的方言演唱,发布在各大网站和音乐平台……
同学提问及感想
Q: 我在有关资料中看到有一种观点是粤语的标准音的制定帮助了粤语的保护,请问保护客家话是否有可能参考这种方法?
——罗希彦(SSE)
A: 我们有参考这种方法,但我们并没有统一为一种标准音,而是选择重点推广惠阳口音和梅州口音两种最为国际化的口音。而且我们为了保留多元化,从保育的角度是不会试图用强制使用标准音的方法来压缩地方口音的生存空间的。
——刘镇发教授
我是说广府方言(粤语)的,虽然粤语并没有像客家话一样濒危,但是这次讲座也对保护我的第一母语有很大借鉴意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