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关注特殊儿童

  • 2014.11.08
  • 新闻
2014年11月8日,气温骤降,细雨连绵,但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说却是一个格外温情的日子。这天,微光公益社组织二十一名同学放下手中的课本,由三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老师、两位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带队,一同来到深圳市龙岗区智康特殊儿童中心看望生活在那里的渴望被爱的孩子们。

在深圳市龙岗区智康特殊儿童中心的一百五十名儿童中,有百分之六十是脑瘫患儿,百分之四十患有自闭症,但这些让人皱眉的数据还不足以概括这里的苦难。初来龙岗两个月的同学们,在这里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但也见证了人间的温暖。

浮萍无根落
这里的孤儿都姓龙。父母的抛弃是他们来到人世间后经历的第一次苦难。但自此,已是无根的浮萍,需要别人帮助才可落下。这些孩子大多来自龙岗福利院,阿姨说没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曾来找过他们。也许有人来过,却不敢相认吧。但在我们离开之后,心中所沉重的,耳旁所回响的,却是跨进门后孩子叫的:“妈妈”。

慈母手中线
照顾这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们,可以说是世上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因为他们或许永远也学不会走路,永远也学不会自己吃饭。二十四小时的看护工作常常使阿姨们累得晕头转向。一位阿姨告诉我们,她来到这里三个月,体重从一百五十斤直接降到了一百二十斤。如此繁重的工作,也使得康复中心的人手一直紧缺,所以工作人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将各项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当我们离开那里时,一位阿姨满脸笑容地告诉我,自己现在最想要的是四天的假期,可以回家过春节,陪陪自己的孩子。

星星燎原火
前往康复中心之前,学校组织微光公益社的同学们捐赠了共计1937.2元的物资,包括纸尿裤、儿童食品及药品。老师们和志愿者们搭乘公交车,在近一个小时的辗转后到达了康复中心。在这里,志愿者们分发糖果,为孩子们演奏小提琴曲《一步之遥》,合唱歌曲《最好的未来》。活动过程当中,邓博士还慷慨解囊,捐赠善款。三个多小时的相处,这其中的幸福与收获,快乐与欢笑,不仅是属于孩子们的,也是属于志愿者们的。

以心守蓝天
两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生在活动现场,做了主题为如何促进聋哑儿童特殊教育的演讲。通过演讲,我们体会到:关注弱势儿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所要承担的道德义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邓博士和两位带队老师更是仔细询问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康复中心的困难并且捐出了一部分工资给孩子们添置生活用品,希望能尽最大所能帮助这些孩子。

据康复中心的社工说,这里的孩子们,最缺少的就是人的陪伴。每次有人来看望他们,不能正常交谈的他们,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喜悦。此外,资金也是另一个难题。来到这里来的孩子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有些脑瘫的病儿就算做了手术也不能彻底康复。但如果重度脑瘫的孩子没有得到先进技术的治疗,可能需要被绑在床上直至最后一刻。正像歌中所说,“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虽然我们的探望和帮助对这些孩子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但我们衷心希望这样的公益行动可以引起全体大学生甚至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虽然本次活动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光公益社的首次活动,但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公益心,学校方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微光公益社也将承载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将这样的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做到活动长期化和实质化。不仅是微光公益社,二十余个不同类型的社团在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由入学不到三个月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首届新生组建起来。这些社团的成立,无疑为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所处在改革前沿的年轻大学,融汇了中国与西方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开学三个月,在学校的支持下,英语社举办了英文辩论赛、深度户外开展了周末海边露营活动、戏剧社欣赏与评析了话剧《日出》、音乐社举办了秋季音乐会……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使整个学校迸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但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它正以一种明艳动人的姿态,缓缓拉开一段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