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郑光亚:因为热爱,所以奉献
郑光亚
2016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市场营销专业
高中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港中大(深圳)国语辩论队队长
港中大(深圳)欧莱雅Club创始人
2016思维之星比赛四强,并获得思维之星称号;
第六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 “太平人寿杯” 冠军;
2018南方杯辩论锦标赛亚军兼最佳辩手;
2018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资格赛八强兼两场最佳辩手;
初见郑光亚同学,他刚刚从繁忙的实习工作中抽身赶回,马上又要投入辩论队的招新活动中。然而,那种认真的眼神和清晰的叙述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有力而准确地传达出真诚的思考与感悟。有人说「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笔者当时才终于明白其中真意。或许,下面的对话也能让你有所体悟。
缘起:从《奇葩说》到辩论队
郑光亚(右一)与同学夺得第六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 “太平人寿杯” 冠军
Q:你是如何与辩论结缘的?
和辩论结缘应该是在我高二的时候。当时《奇葩说》第一季出来的时候我就看了,看完之后觉得辩论这件事情还蛮酷的,所以我的辩论启蒙就是《奇葩说》。
Q:让你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是2018年黄金联赛广州赛区的第二轮比赛,辩题是“年轻人看待世界应不应该抱有成见”。那场比赛,我的立论包括最后的价值是完完全全能说服我自己的。我在赛场上讲出了自己想要讲出来的话。
其实辩论比赛时,你不一定能抽到自己倾向认同的那一方的观点。准备这场比赛,就成了一个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从说这个角度来讲,那场比赛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Q:对辩论有什么感悟吗?
辩论的表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是在讲自己想讲的话,不管你在辩题的哪一方,你都可以找到与自己过往生活经历和认知相符合的事情,然后去进行表达。像执中学长,薇薇学姐这些辩论界前辈厉害的点就在于他们讲的东西是自己信服的,是结合自己自身经历的,他们讲出来的东西自然更加有感染力。
交锋:从比赛场上到生活之中
Q:港中大(深圳)国辩队获得了深圳高校辩论赛的冠军,你觉得队伍制胜的法宝是什么呢?
不叫制胜的法宝,应该是我们队伍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原则。我们不会刻意的去玩弄辩论技巧,通过极端情况去论证我们的立场。辩论其实就是public speaking,你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去引导观众价值观或者带给大家一些启发的责任。我记得那场的辩题是“如果你有一个机会可以随意设定自己的命运,你要不要去做”,我们是反方。我们讲了一些大家看到这个辩题不会立刻就能想到的那些东西,尽可能的去挖掘这道辩题背后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看辩论比赛,或者说大家越来越喜欢看《奇葩说》,就是因为现在的辩论赛少有观点上的启示,更多的是双方进行一些我们所谓的技术上的交锋。当然这种技术上的交锋在辩论这件事情上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是它不好看,而且普通的观众也看不懂技术上的交锋这件事情美在哪里。大家之所以愿意看《奇葩说》就是因为每一次辩手交锋时的观点总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我认为要把辩论赛当做一场双方观点的探讨,而不是单纯当做比赛去对待。
港中大(深圳)国语辩论团队获奖合影
Q:辩论带给你什么收获?
我平常是打攻辩,也就是二三辩比较多,偶尔会担任四辩。辩论赛给我的第一个改变是,我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具有攻击性了(aggressive)。大家好像有个误解是说,辩论的人都很有攻击性,常常会反驳别人的观点,但其实不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跟很多人交流,大家都会觉得我这个人说话很不好听很有攻击性,在生活中也很爱跟人较真。但是打了辩论后你就会发现,因为辩论时你是正方还是反方不由你决定,即使抽到跟你心中相反的那一方你也要努力地去为这个论点去找一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你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两个角度的观点都有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绝对的东西。即便你觉得再不合理的辩题,反方依旧有空间可以打。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慢慢去了解到身边的人在发表一些你不认同的观点的时候其实是有他们自己的依据与考量的。
第二,逻辑能力会好很多。接触辩论之后,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在做presentation或者做case的时候,很明显就能感觉到自己的逻辑性。逻辑对不对,数据是不是能支持观点,你会以一个很批判很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个事情。这会使得日常做的一些事情逻辑更严密一点。
第三,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辩论队日常准备比赛讨论过程就是吵架,在进行三观的碰撞。在辩论队里磨了一两年,关系不好是不可能的。在学校里面碰到一群愿意跟你谈与找实习、找工作、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是很难得的。我们会在一起讨论“上帝给你一本书可以设定命运,要不要去设定”,或者“年轻人看待世界应不应该抱有成见”,或者“文化遗产市场化运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辩论队里,我结识了跟自己三观比较契合的人。
港中大(深圳)国语辩论队在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资格赛现场
平衡:辩论与学业,热爱与奉献
能让你舍弃睡眠时间一心扑在上面的事情,是你愿意为之去奋斗的事情,是你喜欢和热爱的事情。
进入大三,大部分的同学就不太参加社团之类的活动了。郑光亚说,大一大二时他还能忙一忙,到了大三时时间一下子变得不够用,因为要开始着手实习,要开始考各种各样的测试,学习压力也随之变大。他认为自己平衡的方法就是挤时间。
郑光亚在大三上学期在京东实习的整整四个月期间,辩论队打了世锦赛、黄金联赛和深圳市的高校赛。那段时间,郑光亚经常是连轴转,周一晚上八点半回到学校就到辩论队讨论,十点半甚至十二点结束讨论再回到书院休息,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起来实习,周一到周五一直如此。郑光亚坦言那段时间的压力特别大。
经管学院宋阳波教授担任港中大(深圳)国语辩论队指导老师
辩论与学业其实没有什么平衡或不平衡。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愿意去奉献自己的时间。他说:“如果不喜欢这个东西或者说对这个东西不热爱的话,我拿这个时间干什么不好,拿来睡觉不好吗?”
能让人舍弃自己睡眠的时间、舍弃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一心扑在上面的事情,真的是你愿意为之去奋斗的喜欢和热爱的事情。郑光亚觉得在大学期间他能够找到这么一样事物让他愿意为之去奉献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人这一生想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奉献而且是拼命奉献的那种事物很难,而他觉得大家都应该找到一个。
辩论很苦,但值得。
在采访的尾声,当被问到对于想加入辩论队的同学有什么建议时,郑光亚给出了一句提醒。他说辩论是一件很苦很苦的事情,要做好心理准备。在管理辩论队期间,郑光亚见到很多人因为没有办法去平衡辩论和其他社团或者辩论跟学业之间的关系最后选择退出。他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但是还是想提醒大家,辩论真的是一件很苦很苦的事情,不能只看到它的好玩就来参加。逻辑训练是辩论最基础的底子,然后一个辩手才可以去玩花样。辩手在备赛的过程中是非常拼命的,可能要经常熬夜,稿子要一遍一遍的改。这就是辩论。如果想要呈现一场精彩的比赛,辩手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辩论带来的即时性的反馈是不明显的。这意味着它不是能在简历上大写特写的内容,可能在面试工作岗位的时候也没人会很感兴趣地追问,或许对实习工作也没有很明显的助益。但它是潜移默化的。打过辩论的人在面试时候的表现会不一样,讲话会更加具有逻辑性。这就是辩论在人身上的一个延时性的反馈。但最终,你为之付出的东西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辩论并非卖弄言辞,也异于雄辩演说。在连珠妙语、攻防周旋背后,可以看到的是最纯粹的热爱,最深刻的思考。有些灼灼闪光的经验与见解似乎是没有界限的,它们或许不仅来自比赛,同时也关于人生。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
撰稿、排版:陈心瑜(2018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编辑:沈雅龄(2017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