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活动 —

如何填补学校教育的空隙

  • 2018.11.28 10:00:00
  • 活动
在期末考试步步紧逼的十一月末,自由职业作家及艺术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李雅言先生为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如何填补大学教育空缺的讲座。

李博士与学生们探讨了关于大学教育的一些困惑,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同学们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充分地利用多方资源充实自己的生活。

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的是我校通识教育部邓扬舟博士。首先,邓博士向在座观众介绍了本次通识沙龙的主题,并介绍了主讲人李雅言博士。“我们对大学都有着自己的憧憬,而到了大学之后又往往会发现现实中的大学教育与自己所想象的大学有所不同,由此我们会产生一些疑惑。”李雅言博士曾于港中大教育心理学系及学能提升研究中心工作及任教八年,对该方面的问题有独到见解。在本次通识沙龙中,李雅言博士以交互式互动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倾听同学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大学生活。

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也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何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心得。

君子不器,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应该被框架给限制,反而我们应该学会从大学这个工具中获得成长。在李雅言博士对同学们问题的解答中,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观点。

李雅言博士在听取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感到压力大、大学生活与想象中有所不同的疑惑后,讲述了自己心理学专业上求学的一次经历以说明自己认为的教学与实际教学的不同。就此李博士向同学们提问:你认为课程应该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的课程内容有什么区别?

有同学提出大学课程的自由度太大,李雅言博士就此又提出新的问题:你觉得课程是太自由了,又或是不自由,为什么?李雅言博士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学生需要找准本位。在大学生活中自己才是本位,是我们学习而不是大学控制我们。我们应该在把握好学习任务后,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剩下的时间,好好认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对自己做出反思。

李博士指出,面对如今的资源我们既感到幸福又感到不幸福,幸福是资源很多,不幸福是多而杂,良莠不齐,李雅言博士提醒我们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自己画好自己的路线,在大学中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李博士指出,如今的社会缺乏通才,专也是在又一定通识的基础上有专长,如果只是一个专才,那只能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工具。而我们不应该只作为一个工具,要有所通达,为自己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弹性。

经过两个小时的问答,我们的通识沙龙也接近了尾声,感谢李雅言博士为我们大学生活提出这些宝贵的建议,让我们对学校教育与自身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案:陈志祥(2018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摄影:温玮棋( 2015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

内容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教育部提供

照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