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师说│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优势解读

  • 2019.12.19
  • 新闻
“有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在有约束的条件下,我们怎么来做最优的决策?”叶海春教授说,这只是经济学指导现实生活的一个例子。“我们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融合,我认为是我们最大的特色。”

叶海春教授

课程分层递进,培养思辨及创新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本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叶海春教授将其总结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基本的思维方法,能在现实中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学专业在核心课程设置上循序渐进地提供全面培训。

经济学原理方面,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的宏观和微观经济作为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之上提供非常丰富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了解;在数理分析方面,“我们会提供很严格的数理统计方面的训练课程,开设初级和中级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会通过开设政策分析等应用型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学过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同时,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增设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此外,对有志于从事经济研究的同学,我们还提供诸如指导研究、荣誉论文等课程,“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怎么提出问题,怎么来回答问题,最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期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学科融合、学研融合、中西融合

相较其他高校的本科经济学教育,叶海春教授认为,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最大的特色是融合。

首先是跨学科的融合,叶海春教授认为经济学研究趋向于跨学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经济学分析中可能用到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我们学校最大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通识课程的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是非常有益的。”她说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再融入非常严格的经济学原理训练、专业知识的训练,学生知识结构的深度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我觉得这样一个项目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点,这对他的未来,对他终身来讲其实都非常有帮助。”

第二方面是学研的融合,即学习和研究的融合。叶海春教授认为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我们会有研究导向型的课程,去教学生如何来进行研究。我们也鼓励学生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时候也会邀请学生来做助研,这样他能够感受到整个研究的过程。”

第三个方面是中西融合,这是港中大(深圳)的特色之一。叶海春教授说,“中”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能掌握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西”则是指经济学项目同港中大(深圳)其他学院一样采用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设有非常丰富的海外暑期课程、海外交流项目等。“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非常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时刻提醒学生去进行批判性的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很多PPT展示(presentation)的机会,或学期论文项目(term paper project)的机会,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及自我展示能力得到很好地训练。

经济学是一门实用学科

经济学理论有什么用?不像会计金融那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吗?叶海春教授说,提到经济学这是很多人会冒出的想法。“我个人认为它还是很接地气的课程。就像有约束条件下怎么做最优选择这个问题,它是经济学的经典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高考后面临选择学校或专业的时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内,能够选择一条最优的、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这些其实你可以从经济学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叶海春教授认为,经济学事实上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来自于现实生活。“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总结出规律、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制定政策,这些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我们自始至终都是想要了解人的行为是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他的行为又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在你探讨人的行为的时候,其实不可避免的就会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涉及到道德的问题,涉及到人文情怀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和收入不平等这些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