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勤问道第六期:描摹殖民历史,透视都市景观
学勤问道第六期再次邀请到李欧梵教授以及夫人李子玉女士,李教授自比为“狐狸型学者”,为学自由广浩,从老本行中国传统文化到“新欢”通俗文化、城市文化等,他自由漫步在无边界的学术大地。这次,他的学术脚步驻留在中国香港,带领大家共同探讨这座城市中包裹的独特的殖民历史与都市景观。
描摹光影
讲座伊始,李欧梵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旧日香港珍贵的光影留存,细细描摹这个亚洲大都市的成长史。收集的旧相片大量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香港风貌,如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维多利亚港和皇后大道,1888年拍摄的华人欧洲人居住分界线,1900年修建的堂皇富丽的香港大酒店。同时也生动再现了当时华人的生存状况,从华人聚居地的代表性建筑——充斥着酒和妓女的杏花楼到1920年上环海帝的人力车夫,再到1968年拍摄的真正具有香港特色的“三不管”地带——蜂窝般的九龙城寨。让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份当年香港的草图,在过程中,李教授循循善诱,徐徐铺开一幅都市历史文化的长卷。
透视图景
正如李教授在《City Between Worlds: My Hong Kong》一书中提及,香港是夹缝中的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建构了香港错杂交织的文化生态,呈现了多样的文化底色,李教授透过表层都市图景,凝视香港社会的肌理和细胞,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种种学术思索与困惑。
-
在香港混杂的都市文化中,现实的居住空间与建筑形态是怎样的?
-
多年的殖民主义留下了怎样的文化遗产?
-
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是否还有本地文化的留存?
-
在没有知识精英传统的香港,去何处倾听下层的声音?
香港给人的直观印象常常是逼仄拥挤。战乱时大陆人的涌入,越战后美国人的涌入,因澳门原因葡萄牙人的涌入……使得香港城市具有了广为人知的四大特色,即密度(density)、集中(centrality)、混杂(hybridity)、垂直(verticality),李教授笑道:“香港不想争,可不知不觉有一天旺角就成了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小角落。”而起初的建筑形态多分为三种,大陆人在新界常住的围屋,三四层聚在一起的唐楼,以及上房下店形态的店屋,前两种房屋形态在今日已经相当少见,当今香港最多的还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无论称之为“高楼美学”还是“石屎(concrete)森林”,香港的摩天楼密度早已默默超过纽约,冠绝全球。李教授认为这样的建筑发展史也正体现了香港城市内在的“隐形逻辑”。
而在组成香港的都市碎片中,或显性或隐性的殖民主义文化遗存俯拾即是。如1896的砵甸乍街其实是第一任总督名字的音译,就这个词语的含义问当地人,他们多半也无法回答。实际上这样没有语言实义、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街名建筑名,大多就是英国人名的音译了。不仅名称,在典型的香港都市基本形态---银行酒店总督府警察总署等等中,也随处可见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子。
作为这样一座后殖民城市,李教授强调殖民主义不是铁板一块,它带来的是复杂的近代化影响。受外来文化影响如此之大,香港的本土文化究竟是什么?李教授提到,如果要用一部电影概括香港本土文化,他会选择由张国荣,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李教授现场播放了电影中的南音唱段《客途秋恨》,并讲解了十二少和名妓如花的人物身份背后的粤地文化隐喻。从文言诗词,音乐戏曲寻根探源,香港本土的文化资源与岭南文化可谓一脉相承。
以李教授的学术角度来看,香港是不培养知识精英的城市,它处于在民族集体认同感较为稀薄的岭南文化地区,直至日本入侵才带动了香港人的民族主义。它没有经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没有出现过主要以知识分子带动的社会变革,英国人也并没有把莎士比亚传统带进来。 在轰轰烈烈的1919年,时任总督宇文泰才第一次建立了香港大学中文系。1940左右大量大陆文人来到了香港,但左派文人与香港本地文化是否融合,南来文人在当时接受程度如何?由于缺乏文献记载,这种种的历史文化疑团便不得而知了。
勾勒未来
如今,已身为亚洲的国际大都市的香港,正从后殖民时代走向全球化,华洋杂处中更加兼容并包的氛围是对李教授这般的“国际主义者”吸引力最大之处。同时李教授也指出,香港已经愈发逼仄且鲜有扩张余地,因而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互动一定会加强,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远景与大湾区蓝图已经息息相关。
谈及自己心中最贴切的香港形象,李教授在现场展示了数幅夫人李子玉女士创作的绘画,李女士说,正因为没学过画画,只是对颜色敏感,因而可以没有束缚的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真正的心灵风景,李教授也提倡同学们不要丢弃人文兴趣,“在现今强力的时空压束下需要以这些人文爱好来疏解。”
正如李女士以绘画走出忧郁之症,用斑斓色彩挥毫胸中意气,李欧梵教授何尝不是用经年学识填补描绘香港文化底色,细细解构文化成分,来绘得一幅香港的将来面貌?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为学如斯,可敬可叹。
学生感想
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拥有多种面相的香港。他讲解时旁征博引,同时也富有意趣,诙谐生动。如讲到想把提出Flaneur(都市漫游者)概念的本雅明的幽魂请来香港看看,但他可能会因此晕倒。因为只能在“极限空间里走路与漫游”。
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殖民主义有限的管制、与港岛两个世界的九龙、香港与上海的镜像、学者们疏于研究的1840-1940时期的香港文化……李教授对这座城市进行层层剖析,进而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多种面相的边缘化的商业文化中心。
后有幸与李教授和夫人共进晚餐。一对伉俪的甜蜜与幸福感充满了整张饭桌。大学者在夫人身旁也是一位可爱的“老顽童”,尊贵的“running dog”。李教授神清气爽,饭桌上滔滔不绝;李夫人却一直关心着他的身体,提醒他说话也别忘了吃饭。我看见了一位在多个文化领域纵横驰骋的大家,同时也看见一位率真洒脱的性情中人。
郑茗灏(2015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期待着在些许紧张气氛下理性的剥茧抽丝,却意外迎来了与期待中不太一样的人性的温暖。近距离接触李欧梵教授,听着教授们谈笑风生,看着白发夫妻“秀恩爱”一般的互动,感受着教授对于通识教育的执念…...有许多瞬间,我确确实实地捕捉到了“人性的光辉”。非常感谢书院和各位老师,期待以后有更多的相遇!
张家林(2016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曾数次前往香港,却从未将其与文学影视和它特别的殖民历史如此紧密联系过。李欧梵教授确实是研究城市的大家,皇后大道,砵典乍街,九龙城寨,熟知的地名却有未曾探究过的背景与深意。城市漫游者与盲眼歌唱家,虾球传与胭脂扣,都细笔描摹出这个城市曾经的凄清与辉煌。那是历史留下的独特印记,经大家娓娓道来,展现出特别的景色。
刘畅(2016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李教授用自己广博的学识,讲述了一段曲折的香港殖民史,将无数个破碎而混杂的文化碎片串联了起来。这其中有文学,电影,歌曲,建筑乃至饮食,将复杂的香港人文环境拉伸成一幅立体图,又压缩到一条历史线当中去。对于其中的细节,也许由于时间限制没法一一呈现出来,但我仍对香港百年发展的轨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李教授依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认识香港的精彩的电影和书籍,让我很是欣喜。毫无疑问,这场讲座是我三月份以来最开心的2小时。在midterm和assignment交织的日子里,我一度觉得生活就是完成一个task后再奔赴下一个task。但这场讲座在此让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精彩,只要你愿意探索,永远都有你意想不到的风景和知识。无论今后多忙,我都会抽空出来读一些书,去一些地方,探索历史,收获未知。
夏丁林(2016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
上学期听过李欧梵教授的一场关于民国文人的讲座,受益匪浅。李教授的学术涉猎十分广泛,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他都可以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实在令人敬服。他的幽默令所有听众专注而又开怀;他始终保持谦卑,不止一次推拒“大师”的称谓。李夫人出人意料的登场令同学们惊喜万分,而李教授与夫人温情可爱的互动一时之间在朋友圈倍受赞叹。在提问环节我提出了一个关于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差异的问题,李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的回答令我听得几乎入了迷。听闻李教授即将结束在我校人文学院荣誉教授的任期,真是非常不舍。
左舒雯(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